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
大一必修‧國學導讀筆記
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
筆記範圍:詩經
詩經:
是我國最古的詩歌總集,古代稱詩,305,以及有目無辭6篇。孔子用作教材,教授弟子。至戰國晚期,學者尊之為經,始稍為詩經。流行於黃河以北

功能:
1. 不學詩,無以言
2. 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,多識於鳥獸蟲魚草木之名。
3. 誦詩三百,授之以政,不諱;使於四方,不能專對,雖多,亦奚以為?
4. 一言以蔽之,日:思無邪
5. 溫柔敦厚,詩之教也。
起源/采獻:

采詩
獻詩
作者
民間百姓
公卿大夫
作品
十五國風
雅、頌
動機
天子轉念民族
察知得失
方式
行人之官振木鐸徇於路以采之,獻之太師,比其音律,以聞於天子
使公卿列士獻詩,以陳其政
作用
王者所以觀風俗,知得失,自
考正也
天子諸侯藉以此補察時政,行
善兼備
效果
開之者足戒,言之者無罪

詩的四始
毛詩
風、大雅、小雅、頌
魯詩
關雎-風、鹿鳴-小雅、文王-大雅、清廟-
齊詩
-木、夏-火、秋-金、冬-

詩的正變:
詩經中的風和雅又有正變之說

正聲
變聲
時代背景
盛世
衰世
時間(鄭玄)
西周初葉
懿王以後
特色
安樂和平
困苦怨怒



詩的流變:
*古文家─「毛傳,鄭箋,孔正義」,流傳至今
魯人毛亨以治詩為河澗獻王博士,作〈毛詩故訓傳〉,又稱〈毛詩訓詁傳〉、〈毛傳〉,後傳於趙國毛萇(後人稱其「小毛公」),漢末鄭玄取〈毛傳〉作鄭箋,堂孔穎達奉敕作正義,南宋時朱熹作〈詩集傳〉。
在元、明、清三代皆頌為功令

*今文家─三家詩,以亡佚
三詩
編輯者
興起時間
亡佚時間
魯詩
魯人申培公
漢文帝
西晉
韓詩
燕人韓嬰
漢文帝
北宋(僅存韓詩外傳10)
魯詩
齊人轅固生
漢景帝

詩六義─風雅頌,賦比興
漢儒與宋儒解〈詩〉之不同:
漢:〈美刺說〉─政治(諷刺或讚美國君)

宋‧朱熹:國風─回歸「民本」(風俗習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享閱沙龍 的頭像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