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國學導讀 (14)
- Apr 19 Tue 2016 10:27
中國思想史(二)─竺道生
筆記範圍:竺道生
一、眾人皆有佛性、皆可成佛
竺道生主張「眾生本有佛性我」,「佛性我」表示成佛主體性的存在;「夫體法者,冥合自然,一切諸佛,莫不皆然,所以法為佛法也。」他以佛性為自然,將中國的老莊思想結合,透過自然言佛性的獨化及普遍,證成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身中,無量煩惱悉除滅己,佛便明顯,除一闡提」,「一闡提」即為貪欲熾盛,善根斷盡擁離菩提因緣功德的極惡眾生。竺道生認為人具備佛性,故「眾生皆可成佛」。
- Apr 19 Tue 2016 00:43
中國思想史(二)─僧肇與般若學
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大四必修‧中國思想史(二)筆記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筆記範圍:僧肇與般若學
物不遷論
僧肇認為「雖靜而常往,故往而弗遷;雖往而常靜,故靜而弗流。」表明即動即靜,打破昔今遷流的俗見,進而超越時間的今昔,又從因緣的聚散以觀萬物,不離一切而超越一切,即「物不遷論」,和「緣起性空」為一體兩面。
涅槃無名論
涅槃的境界是超越言語思想之表現,既無生滅,亦無名相,絕非言語所能表現,故稱「無名」。
- Apr 17 Sun 2016 19:13
中國文學批評史(二)─期中考古題
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大四必修‧中國文學批評史(二)筆記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筆記範圍:期中考考古題
一、墨子倡行的立言準據、持論理由及造成的影響各為何?其次,請簡述墨子對「文學」的觀點、晚出談辯墨家在批評史上的地位及其理由所在。(99年)
墨子認為「凡出言談,由文學之為道也,則不可不先立義法。」墨子的文學近於學術,他注重實質的功用,反對形式的優美,他所持有的理論是其「三表法」。在「三表法」中他提出「本之者」、「原之者」、「用之者」;「本之者」是正確的學說在古代有經驗依據,「原之者」是百姓確實有聽說過學說,「用之者」則是將理論具體的體現出來。
墨子的「三表法」深深影響晚出談辨墨家發展,他們繼承「三表法」的精髓,並且特別注重論辨。他們不但提出辨的意義「辨,爭彼也,辨勝,當也。」以及論辨的作用「明是非之分,審治亂之紀,明同異之處,察名實之理,處利害,決嫌疑」,論辨的方法「以名舉實,以辭抒意,以說出故,以類取,以類予」,另外更提出九種明故的具體方法─或、假、辟、效、侔、援、推、同、異,以上皆是論辨的方法,故由此可知論辨文就是論辨,論辨文的方法就是論辨的方法,還有因為論辨文本出於先秦諸子,然而僅晚出墨家談論論辨,在文學批評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
二、墨子所倡立言論準為何?與荀子、墨家後學有何關係?就墨子的「文學觀」而言,與韓非相較有何同異之處?其理由安在?(100年)
一、墨子倡行的立言準據、持論理由及造成的影響各為何?其次,請簡述墨子對「文學」的觀點、晚出談辯墨家在批評史上的地位及其理由所在。(99年)
墨子認為「凡出言談,由文學之為道也,則不可不先立義法。」墨子的文學近於學術,他注重實質的功用,反對形式的優美,他所持有的理論是其「三表法」。在「三表法」中他提出「本之者」、「原之者」、「用之者」;「本之者」是正確的學說在古代有經驗依據,「原之者」是百姓確實有聽說過學說,「用之者」則是將理論具體的體現出來。
墨子的「三表法」深深影響晚出談辨墨家發展,他們繼承「三表法」的精髓,並且特別注重論辨。他們不但提出辨的意義「辨,爭彼也,辨勝,當也。」以及論辨的作用「明是非之分,審治亂之紀,明同異之處,察名實之理,處利害,決嫌疑」,論辨的方法「以名舉實,以辭抒意,以說出故,以類取,以類予」,另外更提出九種明故的具體方法─或、假、辟、效、侔、援、推、同、異,以上皆是論辨的方法,故由此可知論辨文就是論辨,論辨文的方法就是論辨的方法,還有因為論辨文本出於先秦諸子,然而僅晚出墨家談論論辨,在文學批評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
二、墨子所倡立言論準為何?與荀子、墨家後學有何關係?就墨子的「文學觀」而言,與韓非相較有何同異之處?其理由安在?(100年)
- Apr 15 Fri 2016 00:17
訓詁學(一)─訓詁術語
- Apr 14 Thu 2016 23:01
中國文學批評史(二)─期中考範圍
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大四必修‧中國文學批評史(二)筆記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筆記範圍:期中考範圍
一、最廣義的文學
周秦時代「文學」一詞指的是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
造成文學的定義廣泛之因:
- Apr 12 Sat 2014 14:24
國學導讀(一)─孟子、大學、中庸
- Apr 12 Sat 2014 14:22
國學導讀(二)-期中命題
- Apr 12 Sat 2014 14:21
國學導讀(一)─詩經【補充】
- Apr 12 Sat 2014 14:19
國學導讀(一)─詩經
- Apr 12 Sat 2014 14:17
國學導讀(一)─詩經
- Apr 09 Wed 2014 12:45
國學導讀(一)-經學
- Apr 09 Wed 2014 12:44
國學導讀(一)-經學
- Apr 09 Wed 2014 12:41
國學導讀-易經
- Apr 07 Mon 2014 23:58
國學導讀(二)-尚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