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大四必修‧中國思想史(二)筆記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筆記範圍:稽康與阮籍思想
一、越名教而任自然
(一)名詞解釋
名教
指的是個人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有相對的定位與評價,並且要有較理智與現實的為人處事態度,以維護公共禮法。
自然
指的是未進入社會關係、未受社會禮法規限的個體,即自由存在的狀態,如同阮籍《大人先生傳》:「與造物同體,天地並生,逍遙浮世,與道俱成,變化散聚,不常其形。」
(二)意義
不執著於任何特定的標準或立場,同時避免為情所引,而違背自然,最終以追求精神生命之自我及自由為目標。
二、宇宙論
阮籍與稽康繼承王充之元氣說,以「元氣」為宇宙本源,揭露萬物由本源衍生,「一氣盛衰,變化而不傷。是以重陰雷電,非異出也;天地日月,非殊物也。故曰,自其亦者視之,則肝膽楚越也;自其同者視之,則萬物一體也。」(阮籍‧達莊論)兩者皆認為萬物的存在差別。
三、阮籍的社會批評
阮籍透過〈樂論〉肯定禮樂教化的重要及需要,期許「禮治其外,樂化其內」可使人民遷善,然而當代政治混亂、官場險惡,故其以「大人先生」為道家代表,和「域中君子」為儒家代表,批評醜態百出的官人姿態。
四、稽康的社會批評
稽康以〈聲無哀樂論〉提出音樂有善惡之分,而無哀樂之分,他認為「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後發,則無係於聲音,名實俱去,則盡然可見矣。」,故「和聲無象,而哀心有主」音樂與情緒兩者不可混為一談,也藉此說明儒家禮教觀點影響劇烈,使音樂本身之特性被掩蓋。
稽康發揮《莊子》養生之義,討論從生理與心理進行養生之目的,其與莊子所提出的「養生」不同,莊子強調養生要「依乎天理,因其固然」,然而經過東和道教的宣導及影響,養生為求延年益壽、肉體成仙。
稽康透過〈釋私論〉表達其「越名教而任自然」的主張,「物情順通,故大無違;越名任心,故是非無措也。」強調老莊思想的隨順自然,不執著是非之見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