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
大二必修‧詩選(一)筆記
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
筆記範圍:102學年度第1學期  期末考範圍
()沈德潛

沈德潛字「江南老名士」,曾選編《古詩源》、《唐詩別裁集》、《明詩別裁集》、《國朝詩別裁集》()、《清詩別裁集》。

論詩

受葉夑影響。主「格調說」,拘於「溫柔敦厚」的詩教。

宗旨:主要見於所著《說詩睟語》和他所編的《古詩源》中:「詩之為道,可以理性情,善倫物,感鬼神,設教邦國,應對諸侯,用如此其重也。」


()古詩源

古詩源有14,收錄「隋、陳而上,極乎黃軒,凡《三百篇》、《楚辭》而外,自郊妙樂章,迄童謠里諺。」計古詩約有七百多首。


選詩標準

1.追求雅正、2.注重襟懷抱負、3.推崇至性真情、4.展示源流新變。


價值

1.在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之外,比較完整清晰的展示了唐前詩歌發展嬗變軌跡,比較充分展現了唐前詩歌創作的具體成就。

2.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風雲變幻,記錄了社會風尚的變遷,是讀者了解歷史胎變,認識時代發展的形象資料。

3.集中了唐以前在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以外古詩的菁華,是對本階段古詩的一次美的巡禮。


收集類別:1.正史、2.諸子、3.古逸

詩凡156卷馮惟訥編,收唐前即古詩紀明人→《詩紀》


()古詩源例言

康衢擊壤,肇開聲詩,上自陶唐,下暨秦代,韻語可采者,或取正史,或裁諸子,雜錄古逸,冠於漢京,窮詩之也,詩紀備詳,茲擇其尤雅者。


()擊壤歌
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 鑿井而飲,耕田而食,帝力於我何有哉!

※《文心雕龍‧時序第四十五》梅注:「《帝王世紀》:帝堯之世,天下太和,百姓無事,有老人擊壤而歌曰: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鑿井而飲,耕田而食,帝力何有於我哉!」


晉‧皇甫謐 撰《帝王世紀》:「帝堯之世,天下太和,百姓無事,有老人擊壤而歌。」專述帝王世系、年代及事跡,上起三皇,下迄漢魏,載錄許多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闕而不備的史事。


()康衢謠

立我蒸民,莫匪爾極。

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


康衢:康莊大道,四通八達的道路。

立:通「粒」,謂養活。

蒸:眾。

帝:天地,即自然。

則:法則。


 ()蘇李贈答詩─〈良時不再至〉五言詩之祖

良時不再至,離別在須臾。
屏營衢路側,執手野踟躕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逾(踰)。
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長當從此別,且復立斯須。
欲因晨風發,送子以賤軀。

﹝一片化機,不關人力﹞


()古詩十九首

見於東漢末,選自《昭明文選》

古詩十九首多為逐臣、棄婦與友傷別等感傷之作。

劉勰‧《文心雕龍》:「五言詩之冠冕。」

鍾榮‧《詩品》:「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一字千金。」


()八伯歌─自讀

明明上天,爛然星陳。日月光華,弘於一人。

賞析

前兩句是興和比,既有起興的作用,也有比喻的意圖。上天清湛,亦比況舜的明察秋毫,政治清明;群星雖然璀璨,然畢竟羅於天空,天為大,星則為小。三、四句既歌頌舜的偉大,也兼指其選擇接班人的英明,謂其能夠將大任在賦予聖人,同時,還頌揚了他繼承弘揚堯帝以來自覺禪讓的美德。


二、默背(五選一)

()卿雲歌

卿雲爛兮,糾縵縵兮。日月光華,旦復旦兮。

旦復旦:隱喻禪代之意。


()帝載歌

日月有常,星辰有行。四時從經,萬姓允誠。
於予論樂,配天之靈。遷於賢善,莫不咸聽。
鼚乎鼓之,軒乎舞之。菁華已竭,褰裳去之。

賞析
前四句講日月運轉、星辰運行、四季變化更替,均為自然規律;百姓信誠,遵循天道,合自然之道,也得自然之樂。此又暗示新舊交替、朝代易換、帝位禪讓,亦屬自然常情,並且惟有選賢與能、賢人治世,天下才能繁盛,人民才能安居樂業。中四句證寫禪讓賢人,上合天意,下符民心,所以百姓歡欣,天下融融。後四句稱頌帝舜美德,在鐘鼓鳴奏聲中,在人們載歌載舞慶夏禹即位時,帝舜既知才華已盡,自己已經殫精竭慮,便思悄然「褰裳而去」,不居功,不自傲,功成身退。歡慶氣氛的渲染,也是對帝舜之治的一種充分的肯定。通過描寫,偉大舜帝的謙讓、大度、無私、愛民等種種崇高品德,便躍然紙上。


()越人歌

今夕何夕兮,搴舟中流。今日何日兮,得與王子同舟。蒙羞被好兮,不訾詬恥。心幾煩而不絕兮,得知王子。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悅君兮君不知。

賞析
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翻譯作品。歌詞凡十句,前四句明知故問,以今夕何、今日何日,渲染得為王子駕舟撐船、同處一舟的激動興奮。中四句,具體亮出態度;若能被您錯愛,哪管甚麼羞恥!刻劃心情激動之具體狀貌;心緒煩躁,心兒不停地跳動。末兩句以比興出之,山之有木,木之有枝,為自然現象,人人知之;自己對王子的喜愛,男女情愛,本亦自然,卻惟獨自知。詩歌感情濃郁,語詞華美,筆致婉曲,可與《詩經》諸篇媲美。


()佳人歌(歌一首、北方有佳人)五言詩之啟蒙
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
寧不知傾城與傾國?佳人難再得!

﹝未敢言同一婉至﹞

賞析

詩首兩句直鋪,極譽家人的亮麗絕世。三、四兩句,從反面著筆,由其可畏,渲染其可愛之至。末兩句再挑一筆,說出其可畏而實可愛。所謂欲擒故縱,令人魂不守舍,難以釋懷。詩歌在藝術上最大的特點,便是敘意結合,與以往寫美人必狀其美貌者迥異,但其效果,直可逼《詩經‧衛風‧碩人》之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」。詩成於漢初,以五言為主,其於五言詩之形成,有啟蒙催化之功。


()蘇李贈答(骨肉緣枝葉)

骨肉緣枝葉,結交亦相因。四海皆兄弟,誰為行路人。
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昔為鴛與鴦,今為參與辰。
昔者長相近,邈若胡與秦。惟念當離別,恩情日以新。
鹿鳴思野草,可以喻嘉賓。我有一罇酒,欲以贈遠人。
願子留斟酌,敘此平生親。


賞析
這首「骨肉緣枝葉」,乃贈別兄弟之作。首四點明送別的對象。次句宕開,似斷實粘,既借朋友點出兄弟,又暗示弟兄而兼知己情分,復以朋友相別烘托弟兄分離。「況我」兩句證繼往開來,照應首句,開啟下文。「昔為」以下四句以今昔兩句對比,愈顯分別之慘楚。「惟念」二句令人鼻酸,惟分離日近,故更見密邇,也為後文樽酒挽留伏筆。用《詩經》典故,起興借喻設宴餞別,在關照手足兼朋友之情誼。結末四句具體寫餞別情狀,於淺顯明白的語言裡,包含了無盡的感情內蘊,值得人再三品味咀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享閱沙龍 的頭像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