銘傳大學‧應用中國文學系

大四必修‧訓詁學(二)筆記

自由點閱,請勿自行轉貼

筆記範圍:假借字與通假字
許慎:假借,本無其字,依聲託事,令長是也。

鄭知同認為假借和引申不可混為一談。

佳:鳥禽總名;其:簸箕

逐漸增多之因

文人雅士有意為之


本源相同,即具有相同的必要條件(即聲音上的關係)


區別假借與通假


假借

通假

基本條件

本源相同,依聲託事

本無其字

本有其字

目的性

補救造字之不足

(造字相借)

書寫偶然方便

(用字相借)

時間性

本字先於借字

本字與借字為共時關係

隹本意鳥禽總名,借為發語詞(唯、惟、雖)

信:誠信、伸展

蚤:早、跳蚤

產生過程

無字可用,借聲同聲近之自用之

有意為之(倉促無其字)

無意為之(別字、白字)

本字和借字的關係

絕對的關係

相對的關係

箕和其

信和伸

定義

狹義(正例)

(廣義)


四、通假字條件
1.義證:解釋是否通順

2.音證:聲音是否有關係
3.書證:其他文獻是否有用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享閱沙龍 的頭像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

    享閱沙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